第(2/3)页 这其中,有些老君到现在还没有消化,依然留存念头和神魂中的东西。 “证道之后,更进一步,将道与器,进一步熔炼,自‘1’中生出‘贰’,从无名至于有名……” “便是吾昔年,紫霄宫讲道时的境界!” “吾今将合道,从此三界再无鸿钧,只余天道圣人……” “便是复归于无物!” “而其上不缴,其下不昧?” “便是贫道试图超脱,却未能功成时的状态!” “尔等,都仔细看看吧!” 道祖的大道之躯,开始显化。 混混沌沌,朦朦胧胧,似在非在,若有若无。 却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只是,无法形容,无法描述。 直到证道之后,老君圣人才明白,那就是道。 大道! 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大道! 是谷神不死,是天地根! 于是,绵绵不存,用之不勤。 道祖当年,便是处于一个这样的状态。 他是道祖,也是大道。 大道是道,道祖是器。 道与器相融,有与无共存。 于是,就达到了‘其上不缴,其下不昧’的境界。 与大道同在,与万物共生。 却又不在三界之中,凌于阴阳之上。 已经跳脱出了天地的樊篱,远离了因果的束缚。 但…… 道祖没有超脱成功! 准确的说,他只成功了一半。 所以,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以合天道。 回忆着那过去种种,再看现在眼前的通天。 老君圣人道心念头摇动着。 他感觉,自己昔年篆刻在神魂与念头里的那些未被消化的‘微言大义’,有了丝丝松动的痕迹。 “慈悲!慈悲!”老君忍不住稽首而赞。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仅仅只是目睹通天如今的道体,贫道,便获益无穷!” “若能听完通天讲道,贫道恐怕便可消化大半昔年恩师所讲微言大义!” “那时,贫道便可真正提笔,写就我人教道统的真经道德!” “以为人教总纲!” “如此,贫道当可自无名之中生出有名,从‘1’中证出‘贰’!” 念头纷纷,千头万绪。 但对圣人而言,只是弹指。 因为圣人只需要想,念头就可在一息之中,算计或者推演,金仙需要百年才能想清楚的奥秘。 弹指之后,当老君圣人再看那端坐在蒲团上的通天时。 感受和感悟已是截然不同。 “通天如今,就算未能证得‘夷’、‘希’、‘微’三境,恐怕也已经非常接近,甚至已经只差临门一脚了!” 按照老君从圣人微言大义之中,参悟而来的玄妙。 这‘夷’、‘希’、‘微’三境。 其实都是一体两面,阴阳混元的。 正所谓,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在老君圣人的理解中,通天大抵当处于已经接近,明白,并看到了那些可以被其看到、接触的大道奥妙。 但他应该还没有证得其中玄妙,并化生为己所有。 因为,若是到了那样一个境界。 就与道祖昔年紫霄宫讲道时一般了。 紫霄宫讲道,道祖可是定下了日后的六圣格局。 此乃为天地立法! 甚至,可以说…… 吾,既是天地! 显然,通天现在是远远不及的。 他若已经到了这样的境界,以通天的脾气,哪里还会和阐教元始、西方二圣客气? 怕是直接将因果逆转,甚至倒果为因。 将他的弟子门人,一个个的都从那昔日因果之中解脱出来。 纵然不能,至少,也能强行改变天地规律,叫阐教、西方教低头! 更重要的是,老君明白。 现在,已经是人道的天地了。 人道洪流,席卷三界,天人感应无处不在。 如今,再也不是洪荒旧日。 只要修为足够、积累足够、功德足够,就可以证道、破境。 在这个人道的时代,圣人的道果,不可避免的成为了天人感应的一部分。 所以,圣人想要更进一步。 就需要道统来为‘器’。 道与器相辅相成,互相升华,互相成就。 这是最好的时代。 因为圣人们,可以通过道统,来实现超脱。 不会再和道祖一样,功败垂成。 不得不放弃自我,与大道相合,成为天道圣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