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山脉、丛林、溪流,每句歌词都做到与景观配对。 “这音乐讲洗荡我的心灵”与背后的蓝天白云、地上的苍翠草地交相辉映。 美妙的歌声和壮丽美景的交融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愉快明亮、活泼自在的意境氛围,尽最大可能吸引观众兴趣,先声夺人,也让玛丽亚的人物性格得到了提炼。 玛利亚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也未离开音乐。她在上校家中的第一个夜晚打雷下雨,孩子们躲到她房中寻求安全感时她唱起《我最喜爱的东西》。 她告诉孩子们面对可怕、伤心的事情时要寻找快乐;积极欢快的曲调与暴风雨的夜晚形成强烈反差,表现出屋内的温馨和谐。 第二天她带领着七个孩子玩汽车、划船、歌舞的情景给观众一扫阴霾与压抑之感。 情节中玛丽亚教孩子们唱《哆来咪》,在草地上运用简单欢快的歌词让孩子爱上了音乐,并迅速的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 伴随着白云游荡、清风吹拂,家庭的和谐美和自然的和谐美融为了一体,旋律与电影荧幕上的画面和声音巧妙交融,带来的感染力与冲击感不言而喻。 《音乐之声》以音乐为灵魂,贯穿全片,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的基调。 从故事开头的主题曲《音乐之声》到舞台表演的《雪绒花》,无一不在让故事步步深入,显得淳朴、简单、真挚。 歌曲《玛利亚》由修道院修女合唱,把对话音乐化,是修女们对玛丽亚“反常”和“叛逆”的一种倾诉。 院长唱到“你如何让沙滩停在海浪上”,“你如何让她停下来”,“你如何把月光留在手中”等歌词时可以看出她受众位修女的影响。 即使她认为她“只是个女孩”,但最终也决定把她送出修道院去尘世之中,推动着玛丽亚前往上校家中做家庭教师一事的到来。 另外,曲中和声的运用也表现出修女们对玛丽亚的多元感情,与片后玛丽亚出嫁在修道院结婚再次齐唱《玛丽亚》时流露的表情与感情相呼应。 《我有信心》是玛丽亚知晓自己即将面对七个顽皮的孩子和一位严厉的父亲时为自己鼓励打气。 虽然歌词中充满正能量和信心,但是离开修道院之后对于自己的怀疑和最后在到达上校家之前的一次绊脚可以看出她内心其实并不自信。 后来她又与孩子们一起游玩,学习音乐、舞蹈,并教孩子们唱《哆来咪》,把身边常见的事物和音符结合起来。 乐曲欢快、明朗、简单、易懂,彰显出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主旋律。 其乐融融的景象与开始玛丽亚在这个大家庭受到的排挤形成了鲜明对比,表明孩子们对于玛丽亚的彻底接纳,也为接下来上校解封内心、“重归”家庭和玛丽亚做好了铺垫。 在玛丽亚被男爵夫人劝回修道院后,玛丽亚闭关静修,搭配上伦勃朗式用光,表现出玛丽亚内心的焦灼、挣扎、不安和举棋不定。 当院长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建议玛丽亚回到上校家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唱歌曲:《翻过每一座山》! “翻越每座山,涉过每条小溪,跟随每道彩虹,去寻找你自己的美梦;这美梦需要你,去献出你全部的爱”。 鼓舞着玛丽亚勇敢面对内心真实的自己,跨过修道院的墙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既推动着玛丽亚重回上校家中,又与故事开头玛丽亚在山巅的自由歌唱和修女们的合唱相呼应,使得剧情较为完整无遗。 在影片紧张激动的逃亡时刻,上校一家被迫上舞台表演拖延时间,其中包含着影片gc时刻。 《雪绒花》一曲流露出上校一片赤诚热血的爱国之情。 《音乐之声》中的人物,似乎是所有音乐剧中,人物形象最饱满的一个。 玛丽亚的性格在故事中最为突出,与传统的修女相比莫过于“离经叛道”。 她年幼就成为孤儿,但从小受到了严格和完备的教育,特别是艺术方面功底扎实。 她虽是一位见习修女,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感到自卑,敢于追求理想,立场坚定不随波逐流,多才多艺,又热爱生活,有一颗宽容善良的心。 开篇时玛丽亚在绿野遍布的山嵩上和蓝天白云一起歌唱,清风流水与她合拍的场景表现出她最明显的特质——热爱自由和生活。 故事中将自然景物和音乐进行结合,以一段歌曲真实、生动地表现她的内心世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