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姜宁问,“海水这么深,用绞吸挖沙船?” 管理员服务态度一般,冷眼瞟了过来,“具体怎么挖的,跟你讲你也不懂,好好工作好好种植,生活中要团结友爱,基地怎么做的别管太多。” 好奇的人太多,先解决肚子问题再说,把心思用在新生活上面,别有事没事就叽叽歪歪。 基地要解决的困难太多,跟普通幸存者讲了有什么,他们有能力解决? 姜宁果断不说话,拿着钥匙爬楼梯上三楼。 b区住宅是最先完工的,1-3区住的在役军人,4区住的是普通幸存者。 不管之前是哪个军方基地的,到了新家园只要你还愿意为人民服务,全部重新服从安排。 12000多名幸存者,绝大多数都是军人,剩余的是条件过硬的官方基地,个人单打独斗能活下来的凤毛麟角。 军人要工作,白天几乎都不在,有些出海的甚至十天半个月都不回来,所以b区并不热闹拥挤,普通幸存者甚至将1-3区的私人种植区霸占,想要种更多的粮食。 姜宁来到370房间,门口已经摆了种植盆。 她用脚挪到旁边,开门走出去。 集装箱格的房间很小,宽1.5米左右,长约有2.5米,除了右上角有个透气的窗户外,什么都没有了。 让人惊喜的是,房间是用活动钢板隔开的,两边都有推拉式顶闩,只要双方同意的话,可以将钢板挪开。 三间房打通成一间,合成2.5*4.5的房间,顿时有十来平方,没那么逼仄窒息。 钢板比较厚,走动会发出声音,但踩着挺平稳安全的。 幸好不是极热,否则钢制的房子能把人烤熟。 霍翊深把可乐放出来,告诫它不可以吠出来。 跟训导员配合快十年,狗子听得懂他的指令,雀跃地摇着尾巴。 房子新搭建的还没有住过,三人休息片刻开始清理起来。 姜宁从空间拿出简易的折叠沙发,白天折起来可以当沙发,晚上拆开可以当床睡。 能进家具博览馆的,设计跟价格都不简单。 简约而时尚,却显得低调奢华。 基地没有通水电,但沙发自带ubs充电接口,还配有收缩灯罩,晚上可以拉出来当照明。 沙发床不会特别占位置,姜宁又拿出张小圆桌摆着,再弄几张布艺软凳,算是有了暂时的家。 依旧很逼仄,但比起其他幸存者要好很多。 第(1/3)页